以色列2月5日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,指责其“反以偏见”。同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美援未断,但俄乌前线逃兵问题加剧,折射冲突长期化困境。
局势解析:
- 以色列的战略考量:人权理事会多次调查以军行动,退出意在规避国际审查。此举可能助长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扩张,并推动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。
- 乌克兰的生存博弈:美援虽持续,但共和党议员要求削减开支,欧盟内部分歧加大。逃兵危机暴露乌军后勤与士气问题,若西方军援迟滞,2025年战局或向俄倾斜。
全球意义:
两国选择“退出机制”而非“内部改革”,反映联合国体系的功能失调。若大国不推动结构性调整,国际组织的权威性将进一步流失。
THE END